言为风波,孝作灯明

发布时间:2025-10-28 分类:福主故事 浏览量:6

九皇诞期间,五供祈福,供养皇台上圣高真,斗部无边圣众,期间日夜虔虔,持诵北斗真经回向。

(供养皇台)

(诵经回向)

饭不可乱吃,生怕吃错伤了肠胃;话,更不能轻易出口。很多时候,说者或许无心,听者却早已有意。语言自带能量,一句话落下,有时就像泼出去的水——不仅可能对人造成有形或无形的伤害,更是覆水难收。

前几日,一位老大哥匆匆找来,说他丈母娘在峨眉山旅游时突发急性胆管结石,听说严重起来甚至会休克。他恳请神明先帮扶一把,稳住心神,让老人能平安返家,之后定会立刻送医,并想请田都元帅查看一番,求个心安。

那时正值九皇诞期,须行“静斗”之法,旨在使星移斗转有序、星辰顺度无碍,以便更有效地为众生祈福。坛场早已张贴静斗公告,加盖宝庭印章,告示三界——期间除礼斗诵经、供养祈福外,其他诸事一律暂停。

六福向老大哥说明情况后,也第一时间在神前祷告,趁着宝庭迎请了斗台众圣,祈请北斗七元星君为老人家解厄延生。老大哥也为老人在九皇诞期间专门设了五供祈福,诚心可鉴。

谁知隔日,大嫂发来信息,细述了事情后续:

村里近日唱戏,老人家也去看了。回家路上,经过一户人家,那家女主人随口说了一句:“您每晚都这样看戏,就不怕看坏了眼睛吗?”

从那儿走回家,不过五分钟。可老人前脚刚进门,两只大飞蛾后脚就跟了进来。一只被赶了出去,另一只却怎么也不肯走。

在民间信仰与世代相传的经验里,某些生灵不请自来,往往被视为一种预兆。

第二天一早,姑妈就带老人去了村里的保生大帝庙请示。神明给出的答复是:飞蛾乃神明化身,以此示现,提醒老人务必关注身心安康。一家人当即在神前诚心祈求平安,并请了一道符让老人随身佩戴。

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,谁知后续的发展更出人意料。几天后,老人家回到老大哥家中,想在沙发上稍作休息,却一坐落空,直接跌在地板上,头部也不幸磕伤。

因不愿儿女担心,老人对此只字未提,老大哥和大嫂起初全不知情。更不巧的是,大嫂随后安排姐妹带老人去爬山散心,此行又生波折——老人途中突感不适,检查后竟发现肝胆管内结石,并伴有反复发烧。

六福刚收到大嫂信息时,正打完针从医院出来。听着语音,随身功曹已直接通传:“这是一种口舌诅咒的影响。说者或许无心,但语言自带能量,加上老人家流年运势较低、年纪大身体本就弱,自然容易受冲犯。”

确实,不少孩子与老人,都容易受到这类无形能量的影响。六福不禁想起自家孩子一两岁时,本来吃饭吃得很好。有位亲戚见了,当面夸道:“真棒!吃这么多!”谁知从那以后,孩子竟开始厌食。后来也是经神明化解,胃口才渐渐恢复。

所以很多时候,“诅咒”未必是狠言毒语。

(福薄多供养,供养很多时候是给自己多一条选择的机会,人生多一条路,多一种选择,或许,又会不一样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)

恰恰是那些看似无心的关切、脱口而出的玩笑,或是过分热烈的夸赞,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携带着某种能量,扰乱了人原本平稳的气场。尤其当一个人自身能量偏低时,便如体虚易受风寒,极易被这些无形的“语言场”所影响,从而在身心健康或生活际遇上显现波澜。

当然,这些都更多只是表象上的某种体现,绝非事情的全部原因。因果环环相扣,往往难以一眼望穿。不论是他人的言语、抑或是小动物的突然出现,很多时候,都只是一些兆头。而神明常借这些微末之象,提醒世人注意——这也是神明对人间的一份护佑。

我们要明白:求神拜佛,很多时候并不能将问题完全化解,而是即便有事发生,仍有余地、仍有机会,让我们去面对、去处理、去转化。这也正是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的过程。

想到这里,六福心中一片清明。许多看似偶然的灾病,其实早有征兆埋藏于日常言语与自然示现之中。语言如风,能滋养人,也能伤人于无形;而神明借物显化,既是警示,也是慈悲——提醒我们,在起伏的运势中,更应谨言慎行、善护身心。

六福近日饱受病痛折磨不已,天天要上医院打针,深知病痛给人带来的折磨,此刻,也才更加懂得,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最大的财富,想到这,又想到了自己的父母,老妈也是刚手术没出两个月,自己身体行动都不便,看到我这把德性,她又跟着操心,还要照顾起我来。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”在父母眼里,我们始终都是长不大的孩子,寸草心,怎能报得三春晖呢?
所以,连忙拿起手机打了视频回家。让家里人帮忙找到前日大哥在斗台前为老人家点的五供祈福灯。

(福主们在神前供的灯)

隔着视频,六福祈请到宝庭众圣及叩坛一切威灵、上圣高真,接着把随身功曹通传的信息,汇报给众圣,念了一番咒,请了九天玄女大法元君、及赤口神君、官符神君等口舌神君为其化解诅咒,也祈请到北斗七元星君,为老人家解厄保延生。

“嘟嘟嘟,哒哒哒。”六福装模做样的念了一番咒,就劳烦家人帮忙在家打卦看下,请示神明是否已化解——圣、阴、阳。搞定,一次性过杯,感谢神恩浩荡。

今日一大早,大嫂一家就已带老人家去检查,一一跟六福反馈着检查的结果,跟神明第一时间汇报,满满都是对老人家的关怀。

六福做完这一切,心中仿佛卸下了一块大石,望着窗外渐深的秋色,忽然想起明日就是重阳节了。

重阳时节,正是九皇诞辰未尽之时。九皇盛会,本为礼敬北斗诸星,祈求消灾解厄、延寿增福;而九九重阳,自古便是敬老孝亲、祈福长寿的佳节。这两者相遇在秋意最浓时,恰似天意安排——正是为天下父母祈福禳灾的殊胜机缘。

(每一次还愿都是好运的延续)

六福想起《北斗经》中所言:“北斗消灾,延生保安康。”九皇诞期的静斗祈福,重阳节的登高敬老,无不是借天地之力,护佑长者安康。连忙给老大哥发去信息:

“重阳将至,正是为老人家祈福的良机。九皇诞未过,可继续借北斗慈光,再行祈福;重阳当日,若能携父母登高望远、佩戴茱萸,或代为供奉一盏明灯,皆是孝心之举,亦合天地时序。”

信息刚发出,六福又想起什么,补充道:

“其实最重要的,不是仪式如何隆重,而是那份时时牵挂的心。老人家年迈体弱,气场易受侵扰。我们做儿女的,除了在特殊时节虔诚祈福,更要在平日里谨言慎行——不仅自己不说冒犯之语,也要提醒亲友注意言辞。有时一句无心的话,就像一粒种子,落在心神不宁的土壤里,便会生根发芽。”

想起大嫂传来的消息里,那位邻居随口说出的“看坏眼睛”,虽是无心,却不想竟成了引子。语言的力量,尤其在老人、孩子这些气场纯净却脆弱的人身上,显得格外明显。

“孝顺父母,不止是物质奉养,”六福继续写道,“更要守护他们的身心安宁。这不只是不顶撞、不忤逆,更是要在言语中给予他们安心、在行为上给予他们温暖。重阳敬老,说到底,敬的是那份生养之恩,孝的是那份血脉之情。”

看着大哥为老人家点的那台五供祈福灯,我陷入了沉思,这或许就是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的最好印证——神明的护佑,给了他们及时化解的机缘;子女的孝心,给了老人心安体健的力量;而谨言慎行的觉悟,更让这个家避开了许多无谓的波折。

九九重阳,久久情长。在这个属于长者的节日里,愿我们都能以真心奉养父母,以善言温暖亲情,以觉悟守护家园。毕竟,一句善语,一盏明灯,一份孝心,都是这秋凉时节里,最暖人心的光。

窗外,秋意正浓,明日便是重阳。六福想着老大哥一家的忧与盼,想着大嫂信息里字字关切的反馈,心中那块大石仿佛被这份孝心温润地化开了。所有的祈福、所有的仪式,最终都融汇成最简单朴素的愿望——愿天下父母身无病痛,心无烦忧。

这个重阳,愿我们登高时不只眺望远景,更能回望家中长辈;佩戴茱萸时,不只驱避寒邪,更能铭记“谨言”的古训。一句善语,一盏心灯,一次陪伴,便是这凉秋里,最能浸润岁月的孝顺。愿九皇慈光与北斗祥辉,长佑白发,岁岁安康。

福轩文化更多文章链接,避免和谐,欢迎关注宝庭专属网址:www.fuxuanwenhua.com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