淫祀:太公的利息:一炷香换一条腿

发布时间:2025-07-21 分类:福主故事 浏览量:7

"淫祀"作为中国古代礼制中的重要概念,其内涵与外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。传统意义上的淫祀主要指两类祭祀行为:一是超越祭祀者身份等级的越权祭祀,二是祭祀未被朝廷敕封或儒家经典认可的地方神灵。这种界定体现了古代中央政权对祭祀权力的严格管控。

然而,随着时代发展,淫祀现象呈现出新的特征。在现代社会语境下,它已突破传统定义,演变为泛指一切违背主流价值体系、具有潜在危害性的非正规祭祀活动。这类现象往往具有以下特点:1、掺杂迷信色彩;2、存在经济欺诈嫌疑;3、可能扰乱社会秩序.....

在文明开化的当下,竟然还有淫祀所在。

周末,一位福主A因工作上烦心事,外出郊游散心。在偏僻山村偶遇一座怪异庙宇——通体纯白的墙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白得刺眼,白得令人心悸。尽管地处荒僻,庙内外却纤尘不染,香炉里堆积的香灰和新鲜供品显示着异常旺盛的香火。当福主屏息靠近斑驳的庙门,透过缭绕的烟雾望向内堂时,赫然发现,里面供着一尊不知名的神明:是一老爷爷形象,穿着类似清朝的官服,无名无氏。

心怀对着神明信仰之心,A进庙虔诚礼拜,嘴里叨叨不停哭诉道:“神明在上为我做主啊!这天道不公!这新来的领导这次竟然不让我晋升,平日里我工作那么努力了!真的是白努力了!希望他没有好下场!”

谁人说寺庙又是清净之地呢?那里往往充满了人们的七情六欲,有好就有坏,很多时候坏人冠以信仰之名,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做坏事更加心安理得。

A可能是发泄自己的不爽,就在当晚,他做了一个梦:“梦见那小庙的神明对他微微一笑,很诡异的笑容,说了这么一句话,你记得回来找我。”

不出三天,A的愿望实现,他的领导出了严重意外事故,虽不至于要命,但已半条命不见,半身不遂。

A听到这消息的时候,脑海里浮现出那晚的梦,那诡异的笑容,及那诡异的话:“记得回来找我。”A当天就休了假,特意买了不少供品前去那小庙,他不敢再奢求太多,更多是心不安,想不到当初一句不爽的诅咒,竟然成真,幸好A还有点理性所在,对因果多多少少心存敬畏,他生怕领导出意外这件事,账算到他头上。

A这次更加虔诚,心里也不该说啥好,矛盾充斥着心里:现在领导的下场明明是自己当初所希望的,如今真的发生了,竟又惶恐不安。只好不停磕头着。

当晚,A又做了一个梦:“梦见那小庙的神明对他微微一笑,很诡异的笑容,说了这么一句话,你记得回来找我。”A惊醒过来,彻夜无眠。

第二天一大早,A无心工作,又请了一天假,驱车前去那小庙,想了结这一件事,可又不知该如何是好。恰好那天,有一当地的村民在庙里打扫清洁卫生,A上前去恭敬请了一根烟,请教老人家道:“我们这尊庙供的神明为何方神圣啊?如果要还愿的话,又该如何还?”

老人家很热情介绍道:“这尊神明的名字啊,我们都不清楚,都叫他太公。”老人家停顿了下,吐了一口烟,继续说道:“这座庙的历史很久了,在我小时候就已经存在,不过那时候才不过人膝盖高,香火也寥寥无几,在那个特殊时期,他被人直接一把给铲了。那段风波过后,人们便忘了此事,但突然在80年代的某一年,村里鸡飞狗跳,半夜全村的狗都会惊叫不已,那年啊,可别提多难了,小孩子竟然受惊夜啼不已,村里也好几个年轻人来这庙附近打猎砍柴,回去就莫名其妙疯了,家里的鸡鸭鹅啊,死的惨呐,后来有一疯疯癫癫的人突然被附体说:“我是太公,你们要盖庙祭祀我,不然我会一直惩罚你们!”

老人家再深深吐了一口烟,回忆过往深情说道:“后来实在没办法了,大家才将信将疑把庙给盖了起来,说来也奇怪,那些种种症状竟然全部都好了!起初人们还是心存敬畏啊,总觉得哪里怪怪的,生怕又搞不对劲,一会出什么幺蛾子。在盖庙好第二年啊,那些种种症状又出现了,太公又随机降了一个人的身,骂骂咧咧说道,你们要杀鸡杀鸭供奉啊,不然别想好过。那年头啊,鸡鸭我们自己都舍不得吃,哪里舍得拿来供神啊,可是没办法啊,不供的话,那鸡鸭是一批一批的死。”

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,A隐隐觉得不对劲了,想直接问道,这明明是邪神,为何还要供奉啊!可又想到,不论哪个年代也好,很多人都是嘴上喊着正义,但真正遇见问题时,往往都会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苟且偷生,正义,很多时候距离我们还是太遥远,正义是人性的光辉,但逃避更是人的本能。

只能弱弱问道:“既然如此,为何这庙香火还如此旺盛啊?”

老人家这时候一脸得意说道:“因为太公显灵啊!不管你求什么事,求之则应那种!”还低声说道:“特别是黑道那些大佬啊,还有爱赌博的人,最喜欢来拜,效果很明显!不知多少人因拜了太公而暴富呢!”A听不下去了,随便假装接了个电话,便匆匆告辞,油门踩得飞快,读过几年书的他深知: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这庙所谓的神明,更多是在助纣为虐啊!近不得,近不得。”

A回去后又做了一个梦:“梦见那小庙的神明对他微微一笑,很诡异的笑容,说了这么一句话,你会付出代价的,别后悔。那笑声更加诡异,更加渗人。”

A回去后没多久便丢了工作,被人无故辞退,听说是如此。在往后几个月里,他一直在为这小庙的事情奔波,无心情工作,身心俱疲,因为他几乎夜夜梦见那太公。后来找到一老师傅,开坛做法,跟那太公谈判了很久,才了结了此事,听说,付出了不少代价,虽不至于像那领导一般半身不遂,但现在也才四十出头,腿给莫名摔瘸了,只能依靠拐杖,一拐一拐。

当A找到六福时,心中仍疑惑不已,愤愤不公道:“这种邪神竟然还有人拜,香火还那么旺盛,这不就是淫祀吗!”

六福也难以理解:“为何大家都充愣装傻,去拜这种邪神?”

土地公在旁淡淡解释道:“你说是邪神,但很多人并不认为,因为他满足了个人的欲望追求,人的欲望很多时候往往很可怕,他会使人难辨是非,甚至混搅黑白。孩子,世界很美好,但很多时候也超乎你想象之外的黑暗。当民间将"淫祀"对象奉为神灵时,往往因其能实现快速暴富或复仇等具体不合理诉求而被合理化。这种现象揭示了信仰异化的本质,被欲望扭曲的认知会重构善恶标准

当下很多现象正是如此,如被炒作很多的阴牌、泰国小鬼等,再如现在很多案坛集体做公猜,以中彩票的形式显灵等,很多人更多是笑贫不笑娼,甚至不少参与者明知其非正神却趋之若鹜,这正是欲望凌驾理性的典型表现,不断鼓吹及夸大人们的欲望,助长了不劳而获、贪婪无尽、纵情纵欲等不良风气。”

我无奈道:“难道老天爷就不管管吗?”

土地公淡淡笑道:“管?怎么管?自作自受本就是天道运行的规则,先问拜的神正不正,不妨先问人心正不正。”

当个体化生存焦虑催生出极端功利主义的祭祀行为,当财富奇迹被包装成"神迹",当赌徒心理被美化为"诚心感应",传统宗教中"敬天爱人"的伦理内核已被置换为"投入-产出"的功利计算。现在很多信仰早已变了味,从"因信称义"到"因利拜神"的价值扭曲,通过"有求必应"的自我说服,构建起抵御理性批判的心理防御机制,信仰早已变了味。

在这畸形的淫祀信仰中,还是愿人人好读书,人人读好书。以正知正念去追寻正确的信仰,方能稳定积极向上发展,否则,只会陷入昙花一现的陷阱当中去。

《礼记·曲礼》谓:“非其所祭而祭之,名曰淫祀。淫祀无福。”

回望明末"淫祠泛滥-社会动荡"的因果链,再看日本经济泡期"金运神社"的兴衰史,无不验证《易经》"厚德载物"的永恒价值。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"轴心时代"智慧在短视频时代被重新解读,我们更需守护"耕读传家"的文化基因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