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明降起僮身,竟在街头大秀S型曲线!

发布时间:2025-07-08 分类:民俗游记 浏览量:7

农历十三月三十一日的晨光尚未穿透窗帘,椰子公的来电就划破了六福的梦境。"起床,我到楼下等你了,我们去看咚咚咚!"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催促。熬夜到凌晨三四点的六福含糊应了两声,又沉入被窝的温柔乡。在现实与梦境的交界处,时光悄然倒流十年。

翻个身,做了个美美的梦:“我穿着校服正趴在课桌上认真学习,厚厚的书本里正夹着小人书,恍惚间,赤兔马扬蹄长嘶,青龙偃月刀寒光乍现——那个红脸长髯的身影在血色残阳中愈发高大。那血染红了那片天,偌大的战场上,他孤身一影显得如此伟岸,一人撑起了一片天......长大后我也要当关公一样的真男人,男儿当热血!

咚咚锵,咚咚锵,传来了阵阵锣鼓声,对哦!今天是我们小镇的军坡!学校高高的围墙早把我们与外界隔开,一群气血旺盛的男孩子已经按捺不住,即使看不到也伸张了脖子往外望去,讲台上满头白发的数学老师,扶了扶眼镜,双手撑在讲桌上,两眼放光淡淡说道:“你们去校门口看吧,慢点跑,注意安全。”当时心里想着,哇塞,我们的老师真好!后来回忆起,啧啧,这老师不负责啊!现在才知道,那是我们海南人对军坡节的热情,对乡情民族文化的热爱。

我们一群人拥挤在校门口,看到校门外还摆起了一张案桌,校长在一旁恭迎神明圣驾,校长他老人家叨叨念着:“感谢神明庇佑,保佑我校学子学业有成,学有所进,孩子们都健健康康快乐成长啊!”这是封建迷信吗?那是教育者用最朴素的方式,为学子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。

小时候每每看到游神,挨家挨户早在凌晨三四点就开始磨刀霍霍向阿鸡阿鸭,如果是恰逢周末,早在凌晨六七点,奶奶总会拉着我们孩子的手,站在门口恭恭敬敬站着,还特意叮嘱到:“小孩子不许乱说话,求公祖保佑乖乖健康长大,长大考清华北大。”那长长的游神队伍一路走来,锣鼓声不断,鞭炮声不断,空气里弥漫着香火与人间烟火气。年幼的六福总在这时莫名落泪,如今才懂,那是文化基因里的感动与感恩。

眼泪不知何时流了出来,那锣鼓声还回响在耳边,这时,椰子公的电话又响了起来:“你好没有啊!我们要抓紧去,不然一会人多起来要停车好远呢!”听到这声音,我轱辘爬下床,不出十分钟,我们已经踏上了出发的路。

正值木棉花盛开的季节,道路两途被红花铺满了天,人间正美。

当我们到的时候,早已人山人海,三五成群凑在一起,手里捧着一杯又一杯椰子水咕噜个不停,太阳直晒着,豆大的汗水滴个不停,可还是阻挡不了人们看公的热情。

吉日良时一到!随着道士声声牛角把人群涌上了高潮,在人们一声又一声呐喊中,把锣鼓声给淹没了,神明一一降起了僮身

椰子公突然拉起了我的小手,带我朝一处飞奔而去,还趴在耳边悄悄说道:“不要老是待在宝庭当村B,带你出来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下。”顺着椰子公放光的眼神,我目瞪口呆:“好一群青春靓丽的女孩子啊,稚气未脱的眼神,像极了我当年未满十八,那是青春的味道。不过......她们怎么都跳起了大神,拿着香轻轻挥舞着,有着不符合她们年纪的妩媚,西施东颦的尬感,还穿着超短裙,低胸吊带,丝毫不怕走光,白嫩的大腿轻轻一抬,稳稳坐在了神明的轿顶,小蛮腰用力扭着,随着风起裙飞,人心荡漾着,围观的群众手机都快贴上去拍了,她们扭的更加起劲。

看着一脸懵逼的我,椰子公给我解释起来:“刺不刺激,意不意外啊?!我听说,听说,那些辍学的女孩子啊,因文化水平不高,而又想轻松赚快钱大钱,于是走了跳大神这一条路。”

我疑惑道:“这大神是她们想跳就跳吗?”

椰子公嘿嘿一笑说道:“这你就不懂啦!这些女孩子成群组队天天去各种案坛问自己有没有神明跟,你懂得,十个人去九个都会说有神跟,不说赚不到钱。这些女孩子疯狂想神明让她们身,到处去求,甚至还去庙宇里抓着神明的金身一直摇,摇到上身为止。”

我无语道:“唉,上身容易,可不见得上身的都是正神啊!这简直走火入魔了!都不知道什么在上身,怎么看事赚钱?”

椰子公白了我一眼:“切,怪不得谁都说你傻,跳大神不懂赚大钱。这些小姑娘啊,人家可是专业气氛组,不需要懂看事的。现在大家就好这一口,你看很多军坡场专门请这些小姑娘,包吃包住一天一百块,穿了短裙这么一跳一扭,回去卖槟榔再开个直播,收入两三百一天起步,不得起飞?对于她们的文化能力水平来说,没出过社会,怎么禁得起这轻松赚钱的诱惑?”

“啊!”我惊呆了下巴。

椰子公继续补充道:“还没完,你看这些小女孩身边围了一群精神小伙没有?人家都以睡了大神为荣,出去还逢人就说道,嘿嘿,今天我又睡了某某女大神哦,大女神哦!”

“啊!”我再次惊掉了下巴!这还是我们的信仰吗?我仍然不理解:“她们都还是未成年啊!难道父母就不管吗?”

椰子公摇摇头:“怎么管啊?他们父母也是在人群中叫得最嗨的那群人,父母是心疼孩子,可一般人家哪里分的清是魔还是鬼,又是辛苦在家务农,希望孩子有出息,所以会觉得这是神明降身,保护着一方有功,还保护着一家子人,把这当成了家里的荣幸,名有了,利也有,哪里还有太多的反对?”听了我也只能尽量去理解。

末后,椰子公打开了某音,附近人随便一刷,都是各种骚姿弄舞的小姑娘,还给自己扣上了啥啥啥大神的名号,进去一看她们PK,甚至为了博人眼目,在神前讲着各种黄话,那还是未成年啊,或仅仅刚成年啊!

心痛,痛心疾首,祖国的花朵不应该如此被摧残,他们值得拥有更加美丽的未来,美好的明天也等着他们去建设着!

关于未成年的信仰,国家虽有信仰自由的政策在,但也明确要求其信仰自由应在不损害其身心健康、不妨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进行。如今越看这一政策,感慨越深,国家总是在时时刻刻无时无刻保护着我们。
一个人,如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、社会阅历等,在信仰方面很容易偏颇,造成盲目追求崇拜,走入挂羊头卖狗肉的形式主义上,更别说是未成年的小孩。
 
每当谈及这一话题,总有声音出来反对道:“小孩子跳大神,这是地方习俗,人家多少年都这么过来了。”地方习俗就一定正确吗?难道上一辈的错,我们也要盲目坚信吗?这思想是否才是真正的封建迷信,而不是在于是否相信有鬼神之上。
 
不论是民俗文化,还是信仰,都应该对社会及个人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,这与社会风气紧紧相连着,还要紧跟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,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对社会以及个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,我想,这才是信仰的力量。
 
军坡作为海南的地方文化,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当地的文化精神传播出去,应该不忘本来,面向未来。而不是把利用青少年的优势吸引眼球,让当下短暂的“流量”,消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。
作为文化传播者,不论是民俗文化,还是信仰,都应该对社会及个人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,这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,大力发扬正面文化精神,规范管理文化习俗,落实好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,让文化真正焕发出时代的火花。
作为文化管理者,理应想方设法保护好祖国的花朵,还要正确的传承民俗文化与信仰,坚决不做那个打着民俗文化传播名义,而去蛊惑人心,颠倒是非,传播不良社会风气的庸人。
作为青少年,更应擦了双眼,明辨是非。热爱本土文化,不能沉迷民间习俗,利用好宝贵的青春提升自我,锤炼过硬本领。作为文化的传承人,只有过硬的本领和开阔的眼界,才能将本土文化走出海南,面向未来。人与文化,如河与岸,双向奔赴。传统民宿文化如甘霖,以智慧与温情滋养人心;人则如传灯者,以热爱与传承守护文脉。愿彼此照亮,共同前行,在时光长河中刻下不朽的印记。

愿人人存良知,存正念,好好读书读好书,热爱学习,天天向上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