僮身自招兵马,乱葬岗奇缘记

发布时间:2025-07-27 分类:福主故事 浏览量:89

有人说,在另一个神神鬼鬼的世界,与我们普通人而言,看不见摸不着,又该如何分辨其真假呢?

其实,有时候也很简单,道理是不论阴阳都是相同相通,这是事物运行及发展的规矩,都具备一定的逻辑性,有道可讲,有理可通,大道的体现与运行也是如此,而非是个人的天马行空,否则,那便是自我的臆想。

在海南的庙宇岁时节庆中,"招兵买马"的仪式如同一条金线,从年初的开印大典一直贯穿到岁末的平安斋醮。那些隐于香火中的五营兵将,就像是人间官府的差役,构成了神明世界不可或缺的执行力量。庙堂之上的神明虽具通天彻地之能,然芸芸众生的祈愿如恒河沙数,纵是法眼如炬亦难悉数亲承。故而神道设教之妙,正在于以兵将为经纬:神明执掌乾坤枢要,如帅坐帐中运筹帷幄;兵卒奔走阴阳两界,似鹰隼巡狩代天行道。这般分工,恰似日月与群星各司其职,共同织就这张庇佑琼州的灵应之网。

那年已阳春三月,花开正艳,这是播种的季节,亦是充满希望的季节。往日宁静的小村庄里如今彩旗飘飘,旗子上面写着大大的“帅”字,从村口直达庙宇。每一面旗子都有专属的兵将在驻守着,那是地方神明对自己本土疆域的确认,更是告知三界,此地乃有真神驻守,正兵强马壮,一切宵小不许胡来,一切邪魔外道速速远去他方。

千百面"帅"字旗猎猎作响,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,让人不由望而生畏,心中也充满了安全感,在神明的庇佑下,日子一年过得比一年好。生活,很多时候不怕辛苦,只要有盼头,那就都值得。

小村庄正在举行平安斋醮祈福,照旧例,少不了招兵买马的环节。正常情况下,地方庙宇或私人案坛也好,三五年一般要举行一次招兵买马,或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年年招也无妨。在一年工作下来中,兵将会有损伤,出现老弱病残,或者想辞职不干等等情况,所以要适当的招兵买马,保持队伍的质量与活力,方能更好的护佑一方百姓。

"呜呜呜~呜呜呜~"老高功法师站在高高的皇台上,手持宝剑,对空虚画开天府,嘴里念念有词道:“东方去号召请,召请东方兵马,下天界......”吹响了号角,青赤黄白黑,代表着五方五营,手持五方分别代表的兵马令旗,不停地晃啊晃。台下一小道士,随着老高功的声声呼唤,在东南西北方奔波着,举着兵马总招旗,不停地摇啊摇。

每招一次兵马都要通过茭杯确认,确认五方是否都到齐。这里所谓的到齐,并非是高功法师站在台上嘴里说招多少千万,便可招来多少千万,这是一个虚数,认真就输了。

本庙神明需依据自身业务需求与香火多寡等因素,来做出合理的需求规划与资源分配。一般来说,地方庙宇的兵将,多是当地百姓的先祖或山精水怪之类,而非天庭派来的天兵天将。

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地方上的事务交由本地人处理,不仅熟门熟路,沟通解决起来也更便捷。对于地方神明而言,世人在世时是他的子孙,离世后依旧是他的后裔。因此,神明会通过招摄兵将的方式,安抚一方香火,力求让自己的子孙都能有份生计,甚至能过得更好。

在道士完成 “招兵买马” 之后,还有 “炼神炼将” 的环节。道坛坛主会从中辅佐,帮助这些兵将锤炼魂魄、提升能力,这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 “超度”。不少人曾梦见先人在阴间当了官,其实多半是去庙宇里给神明当差。这些先人在那里积累功德,还会通过托梦等方式,悄悄告诉自家子孙当晚的彩票号码,助其中大奖、发大财。

自古以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,共同发展才是和谐的前提。

“东方兵马到不到齐全啊!” 高功法师立于皇台之上高声喝问,台下信众当即爆发出热烈的回应:“到!”

这一来一答之间,既流露着子孙后代对神明与兵将的衷心拥护,更饱含着深切的感恩之情。在众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,五方兵马纷纷迅速降临,齐聚坛前。随后,各方依次顺利掷出茭杯,完成了这一庄重的仪轨环节。

“你下来!重新招!现在的道士真是半桶水,招的兵马连一千万都凑不齐!”

一声怒斥划破坛场,只见一名僮身A满脸怒容,骂骂咧咧地朝着皇台闯去。这般突发状况,实乃大凶之兆。无论何人,在斋醮祈福这般庄重的场合,都应存大局之心 —— 尤其要避免口舌争执这类不祥事端。否则,一旦开了恶例,便会坏了整场法事的气场,最终影响祈福禳灾的成效。怒吼往往很多时候是个人情绪的宣泄,而非是解决问题的途径,有效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。

在众目睽睽之下,皇台作证,五方五营兵马的摄招都是一一过杯,竟然被这一僮身出来捣了乱。明明都回杯了啊!可这僮身的话又不能不信啊,毕竟他代表着神明,大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
一场纷争由此拉开了序幕,底下的村民立马炸开了锅,七嘴八舌不停地吵着,有些人是向着僮身的话:“A是我们村里人,他不会害了我们自己人,说什么都是对的,更何况还是神明的僮身呢!”有些时候,封建迷信不是对鬼神的信仰,而是人对事物的盲目迷信与崇拜,人对人,也会如此,当带有色眼睛去看待事物的时候,就容易偏信于自己原想固有的想法,而不会多加思考,结果造成了难辨是非,颠倒了黑白。

还有些村民站在中立的角度分析道:“我们凡人子孙肉眼看不见摸不着,只能通过茭杯去跟神明沟通,既然都已经回杯了,为何还会说摄招不齐全呢?好心不一定能够办好事啊,A是无害人之心,但不代表其说得都正确啊!更何况他还不是神明降身的情况下去说这些话,代表不了神明啊!”

A还一脚踩上了皇台,指着坛主骂骂咧咧道:“你以为我啥都不懂吗?竟然想糊弄我!我在网上看过你们招兵马的法本,上面一字一句写清楚着,东方多少千万,南方多少千万,你够数了吗?!”

这番话气得老道长山羊胡子一撇,不知该如何是好,暗暗拍桌无奈摇摇头心里感慨道:“但愿你真的懂啊,而不是一知半解的情况下,不懂还要装懂。经书上很多数字都是虚数,代表着多的意思,而非具体数目啊!”

大家放那里争吵了不下半个小时,最后不欢而散,谁也不服谁,如我们很多时候吵架一般,不是为了解决问题,更是为了争那一口气,老子就是错,错了也不认!你能拿我咋滴!

整场原本热闹的斋事,整得现在整个村庄都不团结,开始了拉帮结派,谁都不服输,想一战到底,以逞自己的威能,而忘了初心,忘了当初为何要举行这场平安斋醮祈福,当初还不是为了团结凝聚人心人力,初心已忘,始终难得。

A更是觉得自己受了一肚子委屈,明明好心好意为了庙宇好,为了村庄好啊,可结果呢!竟然没一个人了解自己!真是可气又可恨。

可A并不甘心于此,他想着:“我是僮身,神明的代言人,不应该与你们这些子孙计较太多,即使你们不理解,我也不怪你们,我暗中去帮助你们即可。”

百度在手,天下我有。

A的执行能力很强,立马又去百度查找了一些法本,一天晚上,趁着夜黑风高,自己偷偷摸摸带着庙宇的五方令旗,来到荒无人烟的坡地上,那里曾经是乱葬岗。他点燃了香,学着高功有模有样念念有词,读着百度来的法本,自己摄招起了兵马。他自我感觉良好,招足了几千万兵马,他踩着轻松的步伐回庙里去,还把刚刚在野外摄招兵马的明香,有模有样按照五方去插放在了神明的香炉里。

过后,小村庄的日子还在平平淡淡过着,当下一个神明节假日的时候,家家户户杀了肥鸡来供奉,突然炸开了锅,在场的不少男女老少如发癫一般,齐齐被强行降起了身,难以退下,A惊呼着:“还得是我!招兵马齐全了!僮身就能够都起了!”......他殊不知,庙,从此就被各路鬼神侵占了香火。

当地的故事还在上演着,A此后每次降身说一不二,其他数十个僮身降身起来都对他唯听是从,毕竟,是A赏赐了那群孤魂野鬼一口饭吃。

A如果能够明白,为何道士高功才能帮忙招兵买马,他或许就不会有今日的下场了吧。其实很多神明、包括僮身、道士等,都可以自己招兵马,方法方式也很简单,我給你钱烧,你来帮我打工。但兵马一直也都分三六九等,万物皆如此,高功法师以坛主、皇台为做证盟,开天符以去摄招,相当于我们通过正规合法的途径去招员工,有一定的合同契约精神以及背书,在很多程度已经帮忙筛选化,而非阿猫阿狗都能来。

庙门朱漆剥落处,野鬼正烹煮香火。A坐在神案上享受众僮身跪拜时,谁又曾见供品堆里钻出青面獠牙的影子——那些百度招来的“兵马”啃噬着功德箱里的铜钱,把经书折成冥钞。当初乱葬岗的夜风早已钻进神像胸腔,此刻整座庙宇响起空洞的回响:当人自以为代行神权时,却往往正为恶鬼撬开封印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