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风破执:雷斋月的真伪之辩

发布时间:2025-07-22 分类:神仙诞辰 浏览量:7

今日大暑

今天21点29分

我们迎来

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

大暑

大暑

正值一年中春夏与秋冬的交界处

也是阳气最盛、暑气最重的时节

荷花正艳,蛙声四起

万物在酷热中蓬勃生长

这是一年之中最为炽热的时刻

"天干物燥,当防火烛之灾;心浮气躁,更需熄灭无明之火。"

六月廿四雷祖诞已过,但雷祖的风还在吹着,吹呀吹,让这风吹,竟然吹出了雷斋月——竟然是一个骗局。

回想起来几年前,雷斋月的兴起仿佛就在昨日,它如同一股旋风席卷了整个网络世界。那时,无论是西方的占星术、北方的出马仙信仰,还是南方的跳大神仪式,都纷纷效仿雷斋月的做法,这种多元化的信仰融合无疑增强了雷祖在民间的影响力。六福对此深感欣慰,这种现象不仅促进了道教文化的传播,更体现了雷祖信仰在不同宗教和文化中的广泛接受度。这种跨界的文化交流和信仰融合,让雷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,也使得道教的精神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。——《惨了,守雷斋月,竟然反遭雷劈!——六月初九日

而就在今年,就有不少朋友给六福分享了不少视频,不少大师道貌岸然坐在神前,一本正经的统一说道:“在传统道藏及雷法修持里,甚至各大门派传承中,都没有雷斋月这说法,只不过是明末后期,江南地区(江浙沪)信众为迎接雷尊圣诞,自六月初一启动为期24天的茹素斋戒,延续至六月廿四,形成“雷斋月”雏形。”末尾,还特意强调了一句:“正统门派根本不会举行雷斋月,那只不过是一骗局。”不少视频不少大师统一口径一本正经说。

许多朋友在面对雷斋月时感到困惑和矛盾,他们不禁问道:“雷斋月是否只是一个骗局?我们是否还应该参与其中进行祈福?”更有人提出了关于今年闰年和闰六月的疑问:“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是否应该继续遵守雷斋月的传统?”目前,网络上众说纷纭,似乎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。

下面有请福轩宝庭的常驻特别嘉宾——三十六府福德正神,为我们讲解,大家掌声欢迎。

“土地公,六月举行雷斋月祈福,是否合适?正统门派根本不会举行雷斋月祈福吗?是否只为江南地区信众发起,而不被正统所承认?”我收集大家的问题,一一请示土地公。

土地公淡淡说道:“信仰的起源从不是凭空而来,而是文化的一种传承与传播。

若问雷斋月祈福是否合适,那得先看为何祈福,可从时间、地点、人物方面去分析。

时间,在明朝时期,官方才明确六月廿四为雷祖显圣日,虽然雷神的信仰起源可追溯至道教雷神崇拜与古代自然信仰的融合,但雷祖信仰得以广泛传播时间并不长远。在官方祭祀的带领下,雷斋月也是那时开始衍生。

地点,起源于江浙沪一带,六月江南多风雨,雷经可祈晴祷雨,任何时候民以食为天,风调雨顺关乎着民生,雷雨不分家,这一原因又更进一步奠基了雷斋月的基础。

人物,这很关键很重要。在很多人眼里,修道是要清贫,往往现实却不是如此,越在和平富有的年代及地区,人们越重视信仰,而往往信仰的广大传播,也离不开经济为基础。雷斋月,为江南一带信众为迎接雷祖诞辰,从六月初一至廿四持素斋戒祈福,这一带(代)信众,是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且有一定的文化基础,很简单的道理,如从事苦力的百姓,你让大家吃素一个月,有几个人能够做到?如没有文化基础,如何宣传雷斋月信仰?雷斋月可不是单纯的食素诵经祈福如此简单,且还结合了节气的变化,在农历六月,受到天气气候燥热的影响,人心容易浮躁,一浮躁就容易冲动犯错,于是大家通过食素诵经等方式,来达到身心的一种清净,是顺应节气的一种养生方式;最后一点,如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,又如何去号召聚集大家一起参与雷斋月?

结合以上雷斋月起源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等;你觉得如此一种祈福方式,是否合适吗?”

听了土地公这番话,我点点头雷斋月的好处之多,不由感慨:“书都用时方恨少啊!很多时候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,才会人云亦云。”不过仍有疑惑所在:“那雷斋月,是否都不被正统所认可呢?”

土地公笑了笑说道:“什么是正统呢?是占山为王?还是官方认可?再或者为嫡长子制继承吗?你们人间说得官方认可,又能代表上天的认可吗?

很多历代祖师爷都在从事收集整理各种文献,且毕生贡献于此,所收集整理的内容是各地各教各派之所长,纳百家之所长,来不断完善及发展自己,从不敢故步自封;时代社会不断进步着,即使是神仙也要不断学习,以去做出相对应的调整,方能更好适应这世间。

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,做一个收藏整理归纳的工作,帮普罗大众去分辨其中的是是非非,再以所谓官方比较正式的名义发布,这种做法一是更好的传播,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大家,毕竟,世间歪魔邪道也不少。

从事信仰,是为了传播教化,以达到度己度人济世利物,修道之人要打开自己的门派之见,也要继往开来,更要以慧眼去明辨是非,莫以私心而颠倒黑白。”

嘻嘻,六福的坏心思出来了:“莫以私心颠倒黑白,如视频里那些大师,不把雷斋月的来由给说明清楚,直接以自己所谓的正统名义,去批判对错。”总有一些人以标新立异来标榜自己,更是以此来夺人眼目,不仅问题没有跟大家说清楚,反而还让更多人陷入了矛盾困惑当中。

土地公打断了我的话,继续补充说明道:“至于今年闰六月,是否继续持雷斋?

结合雷斋月为迎接雷祖圣诞为由,按照民间习俗,不会逢闰才过生日,一般闰月不过生日,而是忽略闰月标识,每年直接月日为标准去过;过生日意味着又年长一岁,所以,人们一般一年都忌讳过多个生日。

但是,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雷斋月看似是为了迎接雷祖之圣诞,但更多是通过这种方法方式,以来清净自己身心及诵经祈福,按照此理解,即使不是六月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天天皆可如此。

所以,闰六月要不要继续持雷斋,首先看你如何去认识雷斋,斋的又是何。反正雷经并不要求或规定大家只能在六月祈福,而是,你开心即可。”

土地公这一席话,如清风拂面,吹散了笼罩在雷斋月之上的重重迷雾与无谓的争论,他老人家揭示了信仰的本质——非僵化不变的教条,而是根植于生活、服务于人心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。

莫再被“大师”们片面的“正统论”或“骗局说”所惑。雷斋月的价值,早已由一代代江南信众的虔诚实践所证明,由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滋养所定义。让我们放下无谓的门户与标签之争,以开放、智慧的心去理解、尊重并实践这份源自民间、益于身心的信仰传承。真正的“道”,在兼容并蓄的胸襟里,在真诚向善的行动中,而不在排他性的“正统”标签下。让这源自江南的“雷斋”之风,继续吹拂,吹去心头的尘埃,吹来身心的清凉与世间的祥和。‌心诚向善,即是通衢;净己利人,方为真道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