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节施孤突取消?土地公一句话点破:比“给予”更重要的是这颗心!
发布时间:2025-09-07 分类:活动纪实 浏览量:19
在代代相传的民俗记忆里,农历七月总被蒙上一层神秘的纱 —— 它是老人口中 “盲月”,传说此时幽冥的 “鬼门” 缓缓敞开,阳间便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禁忌。婚娶的红绸、乔迁的爆竹,在此月都成了需刻意规避的 “不妥”;就连上了年纪的长辈,也恪守着一份默契:不添新物,仿佛崭新的物件也怕沾染了这月里特有的清冷。这七月像藏着无数秘密,让人在敬畏中又忍不住生出几分好奇。
昨夜和一位河南姐姐闲聊,她提起老家的七月时,语气里还带着几分亲历的郑重:“俺们老家一进七月,那股子阴森劲儿是渗人的。街上再没了往日的热闹,冷清清的风扫过墙根,没人愿在没事时往外走。更别说串亲戚、访邻里了 —— 既不愿踏足旁人的门槛,也不盼着客人来家里走动。整个村子静得反常,唯有白事的哀乐偶尔会轻轻打破这份沉寂,除此之外,连寻常人家的笑语声都少得可怜。”
(中元之夜,天地同悲亦同慈。愿你我共秉诚心,以微薄之力慰藉十方,让慈悲之念跨越阴阳,广结善缘,共筑圆满。)
无论是市井间为人答疑的寻常案坛,还是潜心持戒的道坛,一入七月,便似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—— 除了白事,其余诸事皆一概不接。先前六福曾带着这份疑惑请教过不少前辈,得到的答复竟出奇一致,语气里满是对民俗的敬畏:“这是鬼节,得以鬼为大。” 前辈们缓缓道来,“人神之事先搁一搁,白事关乎往生,是该应的;但若是什么嫁娶、祈福的喜事,便万万不可了,犯了忌讳。”
宝庭亦是如此。自打七月初一的时辰一到,便立了规矩:唯有关乎生死的急事能寻上门,其余诸如问运、求安的咨询,一概婉拒,半分不留余地。六福起初还暗忖,这般 “推活” 下来,总该能忙里偷闲几日,喘口气儿。可世事偏不遂人愿 —— 谁曾想,这七月的脚步一至,手头的活儿反倒比往日更繁密,忙得脚不沾地,哪有半分 “闲” 的影子。
没日没夜的在叠元宝,仅祭祖的包裹就近三百来个,一个个手工折叠,多亏了很多福主前来帮忙,在准备祭祖包裹之余,我们还在准备着中元施孤的祭祀用品。——《祭祖纸钱的秘密:宝庭包裹为何比亲手烧化更受先人青睐?》
就在昨日中元节佳节之期,我们一临近子时,就已在神前庆贺地官圣诞及拜忏祈福,忙碌到深夜两点多,可第二天,我们又赶了一个大早,大家心心念念的布施活动终于来了!
(七月十五,恭贺地官圣诞,神前庆贺供灯诵经拜忏祈福)
手头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着,指尖琐碎的忙碌里,六福却忽然慢下了动作 ——轻轻拂过桌上那份十方布施的参与名单,一行行名字像是带着温度,顺着指尖往心底漫。原本因忙碌而有些紧绷的心绪,此刻竟像被温水浸过般,漾开满当当的暖意。
望着名单出神,忽然觉得,这世间诚然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褶皱 —— 有猝不及防的风霜,有难两全的缺憾,也有裹着无奈的叹息。可偏偏有你们这样一群人,把善意揉进行动里,主动为他人搭起温暖的桥。就因为这份纯粹的善,那些不美好仿佛都成了点缀,反倒让这人间,多了千万个值得倾心热爱的理由。
(感谢诸位福主,为这世间多添了一份美好,感恩有你。)
嘀嗒——手机屏幕上闪现了一条新消息。最近,六福的收件箱里信息如潮水般涌来,每一条都承载着十方布施的福主们的热忱参与。六福轻触屏幕,一条信息映入眼帘,它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,将六福的心紧紧牵引,仿佛被拉入了深邃的水中,那几个字砸入了心底:“今天不施孤了!”
其实施孤的意义,远比我们看到的更深厚。对那些无主的孤魂野鬼而言,这不是简单的 “给予”,而是一份妥帖的慰藉 —— 能安抚它们漂泊无依的魂灵,让其得以暂避风霜、获得片刻安稳,不必再在阴阳间隙里受饥寒之苦。老话讲 “阴安而阳泰”,当阴间的孤魂得到安抚,阳世才能安稳平和。这不仅为一方土地的安稳发展筑牢了根基,更在无形间调和着阴阳气场的平衡,让天地间的气息趋于和顺,少了些纷扰动荡。
而对我们阳间之人来说,施孤更是一场温柔的修行。在亲手筹备祭品、摆放膳食、焚烧纸钱的过程中,那份对 “弱小” 的体恤、对 “未知” 的敬畏,会悄然滋养着每个人心底的慈悲与普度之念。这既是为自己与家人积下善功德行,更是在 “利益存亡” 的践行里,让生者懂得:对生命的敬畏不分阴阳,对苦难的体恤不论有形无形。施孤这一举动,终究是让善意跨过了生死的界限,既安了阴,也暖了阳。
六福深知,大家做这样的梦,一定有其特殊含义所在,熟悉宝庭的朋友都很清楚,梦见六福,更多时候是宝庭神圣化身显灵的一种方式,一定有含义所在。
“这是为何啊!?”我望着堆满宝庭的布施用品,陷入了沉思。
(念咒持枣,愿十方孤魂离苦得乐)
土地公的话音刚落,一幅清晰的画面已悄然浮现在六福脑海中:只见记忆里的自己身处孤儿院,还是个无依无靠的孩童模样。一群人围上来慰问,手忙脚乱地往我手里塞着花花绿绿的零食、崭新的玩具,嘴里还不住地叹着:“孤儿啊,你真是太可怜了。” 六福虽乖乖接过了那些满含善意的馈赠,指尖触到零食的甜香、玩具的光滑,心里却像压了块温温的石头 —— 暖意是有的,可那一声声 “孤儿”,却让我莫名地不是滋味,连带着手里的东西都添了几分沉。
画面渐渐淡去,六福忽然心头一亮,语气里满是恍然大悟的郑重:“土地公,我懂了!咱们去做这事,绝不能说‘布施’二字,更万万不能点明它们是孤魂野鬼 —— 这可不是随口的忌讳,是打心眼儿里对它们的尊重啊!要先学着把心递过去,好好安抚它们漂泊无依的魂灵,这才是最要紧的,比什么都强。”
土地公点点头:“嗯~不错,是有这含义所在,但是,这也仅仅是最浅的道理。你知道在任一宗教祈福当中,何事祈福的功德最大吗?”
我毫不犹豫回答道:“当然是济亡了!这方面的功德利益,在某种程度利益来说,远比敬神还要贵重。”
土地公点点头回应:“确实如此,那你知道何因吗?”
我跟拨浪鼓似的甩起了头。
他顿了顿,目光轻轻落在我身上,话锋又转到布施上:“世人行布施十方的事,大多只瞧见自己那颗热腾腾的善心,也知道受施的十方孤魂得了好处,可很少有人会琢磨:怎么才能真的既利了亡者,又益了生者?就像你刚看见的孤儿院那光景 —— 你能说那些人对你的布施没有善心吗?不能的。可你也没法否认,那句‘孤儿好可怜’,偏偏就戳着你自尊心的疼处,是不是?”
“所以啊,做人做事,最要学会换位思考。不把‘布施’挂在嘴边,也不轻易说‘孤魂’二字,这不是矫情的忌讳,是把它们的自尊心揣在心里护着。更要当心的是:世人行好事时,最容易不知不觉把自己架在高处,让那份本该平等的善心,变成了从上往下的‘施舍’—— 这颗心,可千万不能有。”
“天地间的悲悯,从来都是发自肺腑的共情,不是为了给自己求长命,也不是为了图什么实在好处。你听过的‘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’,从来都是扎在‘众生平等’的根上的。咱得先认清楚,众生本就没什么高低,帮人的时候,更要想着每个人的难处不一样。虽说世上难有绝对的公平,但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琢磨琢磨,才能把事做到大家心坎里去 ——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利他心啊。”
我心里忍不住暗叹:还得是这小老头,肚子里藏着这么大的智慧!这话刚在心里转了个圈,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夸他两句,土地公又捻了捻胡须,接着补充道:“用平等心跟人、跟魂灵以心换心,落到布施这件善举上,说到底还是‘尊死贵生’的理。你想想,谁愿意成那无依无靠、飘来荡去的孤魂野鬼?没人愿意的。既然自己都不想,那活着的时候,就踏踏实实做事,本本分分做人,别等没了才悔悟啊。”
听了土地公这番话,我更加明白了布施的含义:
在人与人的交往中,我们常常强调平等与尊重。这种平等不仅仅是表面的礼貌,更是心灵深处的共鸣。当我们以一颗平等的心去对待他人,甚至是那些无形的灵魂时,我们实际上是在实践一种深层次的交流——心与心的交换。这种交流超越了物质的给予,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布施,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敬畏。我们通过这样的善举,传递出‘尊死贵生’的理念,即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和价值,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仅帮助了他人,也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。我们学会了同情和理解,学会了在给予中找到快乐。这样的生活态度让我们更加踏实地活在当下,更加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。我们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,而是专注于做好每一件事,做一个有道德、有责任感的人。这样的生活虽然简单,但却充满了意义和价值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