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庭惊魂夜:从挂画藏魂到菩萨显像,执念才是真邪祟

发布时间:2025-11-11 分类:福主故事 浏览量:3

结缘观音画,竟藏满阿飘?宝庭惊魂夜

真是一群小鬼啊!敢欺负我,你等我摇人给你看!

恭叩三十三天三元田都元帅、九天牝女大法元君、三十六府福德正神......福轩宝庭众职功曹,再叩请到南无释迦文佛,药师琉璃光如来,毗卢遮那如来叩坛一切上圣高真。

咋滴,你们这群小鬼竟然还敢冒出观世音菩萨啊!胆子真是肥啊!

叩请祈请到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,善财龙女

我跪在观世音菩萨挂画前,虔诚祈祷到:“诸位神明上圣高真,因子孙的疏忽,随意从他方结缘挂画回宝庭,未请神明圣示,导致外来鬼神侵扰,现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特在神前忏悔,祈请神明慈光庇佑,劳烦诸位神明上圣高真圣示,该如何处置。

请宝庭十二功曹西天东来辅教罗汉对接XX寺庙的诸位神佛,接引这些鬼神回去,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,再请观世音菩萨、甘露水大神,帮此画清净。”

圣、圣、阴。

(福轩宝庭毗卢遮那如来)

看这个杯,我陷入了沉思,圣阴圣阴,这可不是一般的小鬼啊。我定神一看,又把我吓了一跳:“这哪里是什么小鬼啊!各个都是大师啊!阴魂不散的大师啊!还有各种居士吧啦吧啦一大堆,且生前修为都不低。”我感慨了一句:“大庙不仅出大神,大鬼也多啊!”

我特意请出了田公、玄女神前的圣水,再请观音菩萨加持甘露水,洒洒水,洒洒水,还帮在场的人都洒洒甘露水,避免这些防不胜防的大鬼缠身。

“请神明圣示,如果清净好了,就回三杯。”

又是圣、圣、阴。

看着我一个头十八个大,到底哪里还有问题啊。我特意让阿狗公去帮忙烧了纸钱,希望能够花钱消灾,请这些大鬼从哪里来回哪里去。

待纸钱烧好后,又是圣、圣、阴。

我真的无奈了!到底还要怎么样啊!真的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!

无奈的我,只好在观音挂画前,持诵起了大悲咒,一遍、两遍、三遍,突然!观世音菩萨显像在空中,与我们一般常见的杨柳观音不同,也不是千手千眼,而是手把拂尘,这是六福第一次看见这种形象的观世音菩萨,还特意让旁人去了解了此观音像的含义:“扫除一切尘埃,包括人们的种种贪嗔痴慢疑。”

还来不及多想,观音菩萨的声音缓缓传来:“追求成佛成圣,本身也是一种执念,而非自然而然,这也是很多修行人陷入的困境,为了成佛成圣而去成佛成圣,最后反而走火入魔,而没有做到顺其自然。当任何一执念的生成,都不得清净,又何来净土之乐。”

最后,只见菩萨的拂尘轻轻一扫,那些各路鬼神,便随着拂尘而去,尘归尘,土归土。

(九月十九观音诞五供祈福)

后来,田公解释道:“这些鬼神本身出身就不差,都是资历不低的修行人,它们都渴望着得到解脱,往生极乐世界,它们生前也在致力于此事,所以,就造成了一种执念,执着于往生极乐世界,却殊不知,极乐不在‘求’,解脱不在‘盼’,反倒在‘放下’二字里头藏着真章

你看它们,生前苦修佛法,却把‘往生极乐’当成了必须抵达的终点,日夜琢磨着‘如何才能去’‘何时才能去’,反倒把‘修行’变成了‘赶路’—— 眼里只盯着极乐的方向,忘了脚下的每一步本应是清净心的打磨。就像有人捧着金碗讨饭,明明自己心性里藏着净土的根,却偏要向外求一个‘极乐’的名分,这不是舍本逐末么?

我听得入神,田公又接着说:“真正的解脱,从不是‘求佛带自己去极乐’,而是‘让自己的心先成极乐’。它们生前执着于‘成佛成圣’的名头,死后又执着于‘借香火助往生’的捷径,连带着藏进挂画里、赖在宝庭中,都是这执念在作祟。你以为它们是想抢香火、争供养?其实是它们困在‘求解脱’的执念里,忘了解脱本是水到渠成的事 —— 就像花开不必急着结果,春到不必催着叶绿,修行到了,心性净了,极乐自会在心里扎根,哪用得着巴巴地向外攀附?”
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刚清净完的观音挂画,拂尘观音的形象还在我脑海里清晰着:“观音菩萨说得对,‘执念一生,不得清净’。这些修行人,就是把‘往生’当成了执念的壳,以为抱着这壳就能躲过轮回,却不知壳里裹着的还是‘贪’—— 贪一个‘极乐’的果,贪一个‘解脱’的名。真正的解脱,是连‘解脱’的念头都要放下:不刻意求成佛,只专注修心性;不执着要往生,只守着当下的清净。就像你持诵大悲咒时,没想过‘何时显灵’,只一心念诵,反倒引来了菩萨;就像菩萨拂尘一扫时,没想过‘如何驱鬼’,只顺势而为,反倒让邪祟归位。”

(九月十九观音诞供灯祈福)

“你再想想,” 田公话锋一转,指了指庭外的树木,“树从不想着‘如何长成参天木’,只按时抽芽、依季落叶,反倒年复一年长得挺拔;水从不想着‘如何汇入大海’,只顺着地势流淌,反倒终能奔涌入海。修行也该是这般 —— 不把‘极乐’当目标,只把‘清净’当日常:待人时少一分计较,遇事时少一分执着,念起时少一分贪嗔,日子久了,心性就像被甘露泡过的琉璃,里外通透。到那时,不用求往生,往生自会来;不用盼解脱,解脱已在身。”

他语气里带着点警醒:“那些鬼神就是没参透这层理,把‘求’当成了‘修’,把‘盼’当成了‘行’,最后困在自己织的执念网里,连神明都难直接渡。今日若不是观音菩萨点破‘执念即尘埃’,又用拂尘扫去它们心里的迷障,就算你烧再多纸钱、念再多经,怕也难让它们心甘情愿地走。记住了,真正的极乐不在西方,在你每一个不执着的念头里;真正的解脱不在死后,在你每一次顺其自然的当下里。”

我望着田公的背影,再看一眼墙上那幅已彻底清净的观音挂画 —— 拂尘观音的形象仿佛更清晰了些,原来菩萨手持拂尘,扫的从来不止是外界的邪祟,更是人心里那团名为 “执念” 的尘埃。

这次,终于回了三个圣杯…

未完,待续。

福薄多供养,拜佛求神,非为苛求万事顺遂,不容一丝缺憾——这既不现实,亦是一种执念。 真正的意义,在于寻得一份心境的指引,修得一颗包容之心,去允许一切发生。无论际遇如何,都能从中获得化解的智慧与力量。这,才是真正的福慧双修,再得以神明的冥冥指引,让所发生的问题,有解决的机会。

(五供祈福反馈)

图片

福轩文化更多文章链接,避免和谐,欢迎关注宝庭专属网址:www.fuxuanwenhua.com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