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福的修行笔记:专一持咒,遇见心中的千手千眼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分类:福主故事 浏览量:2

大家也可以选择五供祈福。届时六福会在神前恭诵真经,做功德回向,愿菩萨加持庇佑,为众消灾解难,祈福迎祥。
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文字,却总在落笔时踟蹰 —— 这满心的五味杂陈,让千言万语都堵在了心头。菩萨明明常驻心间,那份联结却总带着几分忽远忽近的缥缈,似触手可及,又似隔着一层薄纱。《那一夜又一夜,观音菩萨在显灵!》(六福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)。
兜兜转转这些年,六福念过的经不算少,却总在不同经典间辗转,未曾定心。直到今年八月,才终于下定决心收束心神,专一持念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、大悲咒及观世音菩萨圣号。只盼能得菩萨慈悲加持,由专而精,这份笃定与坚持,亦是对观世音菩萨深深的感恩。
观世音菩萨素来寻声赴感、有求必应。过往持念其他经典时,也时常有感应显现,偶有神通之兆。但我深知,这些并非修行的终极追求。修行之道,终究要向内求索 —— 吾心安处即吾乡。人生在世,谁不曾历经迷茫?我们穷尽一生探寻,不过是为了寻得一份内心的安宁。可多少人兜兜转转一辈子,终究没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,反倒将外界的标准奉为圭臬,执着于不属于自己的追逐。——《梦里被吼 “只念《普门品》有用吗?”!我曾弃观音求 10 大神,走火入魔后才知:“贪多” 的人,连菩萨的护持都接不住》
特别是八月开启五供祈福以来,六福更是以依靠观世音菩萨为主,毕竟是三教教主,深受儒释道尊崇,以观世音菩萨为基础,在这个基础上,再去扩展更多的祈福内容,效果会更加灵验非凡。且观世音菩萨不仅大慈大悲,还有千手千眼,可满众生种种之心愿。

神仙度世救化,从非盲目劝人舍弃一切,而是引导众生在追逐中觉悟、在求索中明心。也正如我一直强调的:唯有当你真正有资格拿起,方能从容说放下。
理性看待烦恼与欲望,不抗拒、不执着,将这份尘世的牵绊转化为修行的菩提,这才是真正的智慧。
心在事上炼,性在事上磨,神仙的智慧及神通显化,也从不在于单纯的满足人们的欲望,而是在满愿的这一过程中,去引导开化大家。”
所以,田都元帅特意叮嘱六福,每日在做五供祈福及诵经回向加持时,要把銮驾给请下来,对着銮驾持念经咒。起初,六福并不明白何意,銮驾里是宝庭的官帅将兵等众,不过,既然田老板安排了,我们照做就行。
那天六福在打坐持咒时,眼前突然一片明亮,嗯,我想下该如何形容。那天是白天在打坐持咒,也开着灯,视线本来就很明亮了,可给我的感觉是,闭着眼睛去对着太阳那种亮感,不刺眼的温和,不过却很光明。

随着声声经咒,六福感觉忘失了自我,整个人沉浸在经咒声中,那声声经咒虽然出自我口,却又仿佛不是我在念,更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响,与天地自然流融在了一起。
在不知不觉中,照观自己生出了千手千眼,而对面立起的鸾架,也一起生出了千手千眼,那时,不悲亦不喜,我明白了:“千手千眼不是神通的炫耀,而是菩萨寻声赴感的具象 —— 千手是回应众生心愿的担当,千眼是洞察众生痛苦的悲悯。
看着鸾架亦生出了千手千眼,心中感慨着:“修行从不是孤军奋战,专一的信念能感召护持力量,共同成就善愿,而我们的信念及善愿,从来不止是观世音菩萨,或者某一信仰,而是衷心祝愿大家越来越好。
更是有一神奇的画面出现,在千手千眼中,又不断生出了千手千眼,就是,在菩萨的每一手中生出了一只眼,在那眼里,六福又看到了千手千眼,千手千眼,原来只不过是虚数,代表的是菩萨的神通广大无边,亦是众生的种种心愿,种种烦恼,每只眼照见苦因,每只手化解苦难。
“那菩萨掌心的眼、眼中的千手千眼,并非层层叠叠的拥挤,反倒透着一种无穷尽的通透。每一只新生的手,都捧着微光,或是一滴甘露,或是一缕经咒的余韵;每一只新生的眼,都清澈如镜,照见的不是外界的景象,而是自己过往的心境:有曾经换经求神时的浮躁,有对‘感应’的执着,有面对欲望时的摇摆,也有今年八月定心后的安稳。那些画面在眼中流转,却没有丝毫评判,只有一种温和的映照,仿佛菩萨在轻声说:‘看见,便是觉醒的开始。’彼时的光明更盛,却依旧不灼眼,反倒顺着经咒的流响,渗入四肢百骸。忘失自我的状态里,没有‘我在看’‘我在悟’的分别心,只觉得自己就是那无穷尽的千手千眼,是那流转的经咒,是那銮驾中护持众灵的同心愿 —— 我们不再是‘我’与‘他们’,而是无数个‘想让众生安好’的善念汇聚,是菩萨千手千眼的延伸,也是田公说的‘在满愿中开化’的践行。”

忽然就懂了,为何田公说‘欲望转菩提才是智慧’。这层层生出的千手千眼,哪里是神通的叠加?分明是‘专一’生发出的无穷力量:因为定心持念《普门品》,心不再散乱,所以能接住菩萨的加持;因为信受田公的叮嘱,对着銮驾诵经,所以能与护持众灵同频;因为放下了‘求感应’的执念,所以能在忘失自我中,看见修行的本质。
曾经总想着‘菩萨显灵’要如何震撼,如今才知,真正的显灵,是让你在感应中看清:千手千眼的无穷尽,是菩萨‘满众生种种心愿’的慈悲无边界;而眼中再生千手、手中再生眼,是让你明白‘修行没有终点’—— 放下一个执念,就生出一只‘觉悟之手’;看清一层欲望,就睁开一只‘明心之眼’。
我们不必强求‘立刻放下所有’,只需在每一次专注持咒、每一次包容自己的不完美、每一次祝愿他人安好时,让心中的千手千眼多生一分,这便是‘拿得起后的从容’。”
不知过了多久,经咒声渐渐回归耳畔,眼前的光明缓缓收束,千手千眼的景象虽隐去,却在心中留下了永恒的温润。睁开眼时,宝庭的銮驾依旧立在那里,香烛的余烟袅袅,经咒的余韵还在空气中流转。

没有狂喜,没有执着,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:原来菩萨从不是‘忽远忽近’,而是我从前的心太散乱,像风中的柳絮,抓不住那份联结。
如今定心专一,心就成了扎根的树,自然能与菩萨的慈悲、护持众灵的愿力深深相连。往后的日子,每日来到宝庭,对着銮驾持诵《普门品》与大悲咒时,心中都会浮现那层层叠叠的千手千眼。我不再执着于‘是否有感应’,只专注于每一句经咒的真诚,每一次回向的纯粹。田公说‘心在事上炼’,生活中的烦恼依旧会有,欲望也不会凭空消失,但我知道,只要守住这份专一,看清烦恼是‘炼心的契机’,欲望是‘转菩提的素材’,心中的千手千眼就会一直生长。
原来《那一夜又一夜,观音菩萨在显灵!》,显灵的从不是遥远的神通,而是让我们在专一与向善中,找到自己的千手千眼 —— 那是回应生活的勇气,是洞察本质的清明,是祝愿众生安好的慈悲。而这,便是菩萨最珍贵的加持,也是修行最踏实的归途。”

(五供祈福反馈)

福轩文化更多文章链接,避免和谐,欢迎关注宝庭专属网址:www.fuxuanwenhua.com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