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公点醒 “炸毛猫”:拜观音不如先观己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分类:福主故事 浏览量:2

灯位有限,欢迎滴滴六福
大家也可以选择五供祈福。届时六福会在神前恭诵真经,做功德回向,愿菩萨加持庇佑,为众消灾解难,祈福迎祥。
福主小猫总被烦恼像湿棉絮似的裹住全身,满心认定世人都在与他为敌。稍有不顺心,他就炸毛般暴跳如雷,怨气像化不开的浓雾罩着人,对身边人没停过怨言,整日火急火燎、浑身冒火。
店员取货慢半分,他扯着嗓子呵斥;家人劝两句,他抬手就摔了杯子。他还长着张闲不住的大嘴巴,逮着闲谈就专挑人短长、论人是非,连片刻静坐都熬不住,浑身像有刺在扎,他能够恨一个人,恨到老死不相往来。
身边人都怕了,跟他相处像踩薄冰,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—— 生怕哪点没合他心意,就招来他一顿数落或是满世界的是非话。大家悄悄拉开距离,慢慢都远了他。
某天,小猫终于觉出不对劲:常混的圈子没了他的位置,旁人待他只剩客气的疏远。他攥着拳、脸涨得通红,怒火冲冲闯至宝庭,连珠炮似的倒苦水:“那些人凭什么不理解我?我这口直心快难道有错?脾气急了点又碍着谁了?我要请示下田公,帮我好好钉一下他们的口舌!这一群人,真是一群小人!有本事当面来说我啊!看谁敢当面对峙!”

“哦豁萨不啦卡……”田都元帅速速降起了僮身。小猫见状,仿佛找到了大靠山,跟机关枪似的,突突突个不停,满嘴都是对他人的怨言恨语。
可田公根本不给他太多说话的机会,直接抬手示意暂停,毫不客气地警告到:“你若想钉口舌是非,首先自己不要当小人。”
小猫丝毫不客气地回应道:“那些人凭什么不理解我?我这口直心快难道有错?脾气急了点又碍着谁了?我要请示下田公,帮我好好钉一下他们的口舌!
很多时候我说的事情并没有错啊!我不会无缘无故去说他人啊!做错了还不给别人说!这一群人,真是一群小人!有本事当面来说我啊!”他把刚刚一上宝庭的话,再次重复了一遍。
此时,只见一观世音菩萨从空而降,原来是小猫所供奉的观世音菩萨。田公见状,双手合十,微微一笑,借着观世音菩萨的名,对小猫说道:“你自己家里也供奉着观世音菩萨,你也时不时到处去拜观世音菩萨,那你可知,观世音菩萨的名称由来吗?”
听到这,小猫毫不犹豫地背诵起了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:“善男子,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,受诸苦恼,闻是观世音菩萨,一心称名,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,皆得解脱。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,设入大火,火不能烧,由是菩萨威神力故。若为大水所漂,称其名号,即得浅处…… 以是因缘,名观世音。”

田公点点头:“嗯,观世音菩萨,可观世间之音,寻声而救苦,大众闻得观世音菩萨之名,亦可得以解脱,故其大慈大悲于救苦救难中。”
紧接着,田公话锋一转,淡淡说道:“你可知道民间有一句俗语,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。
观世音菩萨亦可尊称了观自在菩萨,观自我,而得自在。
这世界是一面很大的镜子,你心中的世界如何,你眼中的世界便如何,包括,他人在你眼中如何,亦是照射内心真实的你自己罢了。”
小猫听到这么绕的话,突然愣住了,不明白田公何意。
小猫僵在原地,眉头拧成一团疙瘩,半晌才憋出一句硬邦邦的话:“田公,您这话不对啊!”他攥着的拳头还没松开,指节泛白,“我看到的都是他们错 —— 店员磨磨蹭蹭误我时间,家人劝我时话里带刺,还有人背后嚼我舌根!这怎么会是我内心的问题?明明是他们先对我不好!”
田公没动气,只是指了指宝庭角落供着的一尊小巧的观世音菩萨像。“你再想想,” 田公声音轻却沉,像落在心尖的石子,“你扯着嗓子骂店员时,心里装的是‘他耽误我’,还是‘他或许有难处’?你摔杯子时,想的是‘家人不理解我’,还是‘他们是在关心我’?你逮着人就说人短长时,念的是‘他们做得差’,还是‘我眼里容不下一点错’?你总说他人不尊重你,可你又曾真正的尊重过他人?你一句我不爽,就可以任意而为吗?这是很自私的行为。”
听到这,我想起了一句话:“我以为别人尊重我,是因为我很优秀,后来才明白,别人尊重我,是因为别人很优秀。 ”

田公继续补充说明道:“观世音菩萨也好,观自在菩萨也罢,其圣号的改变虽然是有受到历史的缘由,而得以改变,但是并不影响其精神。
观自在,观自我,方能得以自在,观世音也好,不仅要观世间苦难之音,求救之声,更要观种种之音,且不能被世间他人的种种音声而迷惑迷失了自我。
你日日拜观世音,却只记着‘称名得解脱’,忘了菩萨的‘观’,从来不是只看别人的错处,更是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啊。”
观世音观世间苦,是闻他人求救声便生慈悲,可你呢?听见店员取货慢,没观他手忙脚乱的慌;听见家人劝诫,没观他们皱着眉的忧;听见旁人闲谈,没观自己插进去挑人短长的噪。你把 “观” 用反了 —— 只观外境不顺你的地方,不观内心冒火的根由,这哪是学菩萨?倒像是拿着 “观” 的名头,给自己的脾气找借口。
再说观自在,“自在” 从不是你想骂就骂、想摔就摔的随心所欲。菩萨观自我,是观到自己起了嗔念便压下去,观到自己生了偏见便放开来,观到自己只想着 “我爽不爽” 时,便赶紧拉回心思问一句 “别人难不难”。你攥着拳头怨别人不理解,可你的心早被 “我” 填满了:我的时间不能耽误,我的想法不能反驳,我的不满必须发泄 —— 这样的 “自我”,哪来的 “自在”?不过是被怨气捆着,连坐下来静一静都做不到罢了。
你想钉别人的口舌,可你自己的口舌先像带刺的藤,缠得身边人喘不过气。菩萨的口舌是说安慰的话、解困的话,你的口舌却是说抱怨的话、伤人的话。你拜菩萨求护佑,却忘了菩萨最要人教的,是先把自己的心修得软一点、宽一点 —— 先观自己的 “不慈”,才能有对他人的 “慈悲”;先改自己的 “自私”,才能得与人相处的 “自在”。
若你哪天能在炸毛前,先停下来 “观” 一观:我现在的火,是别人真的错了,还是我没容人的量?我要说的话,是帮人改错,还是图自己嘴快?到那时,不用钉别人的口舌,别人自然愿意跟你近;不用求别人理解,你自己先过得自在 —— 这才是真的学了观世音,真的得了观自在啊。”

小猫僵立在原地,指节的力道慢慢松了,原本涨红的脸渐渐褪成苍白,最后竟垂首,喉结滚了滚,声音带着发颤的哑:“我…… 我竟把‘观’字用反了这么久。” 他抬眼望那尊观音像,菩萨眉眼依旧慈和,从前只觉是泥塑的静,此刻倒像能映出他满肚子的戾气与自私,眼眶忽然红了。
田公轻轻叹了口气,声音软了些,却仍落得扎实:“菩萨从不是用来替你‘钉’别人的靠山,是用来照你自己的镜子。你日日拜她,求的该是‘观己’的清醒,不是‘责人’的底气。”
自那日后,小猫再没扯着嗓子呵斥过人。店员取货慢了,他会顿一顿,看见对方手里还攥着三单货;家人劝他,他先压下到嘴边的反驳,听出话里藏着的牵挂;旁人闲谈时,他把到嘴边的是非咽回去,转而帮着搭把手。有回他又去宝庭,没再提 “钉口舌” 的事,只对着观音像轻声说:“今日我观己了,没让火气冒出来。”
身边人渐渐发现,他身上的 “刺” 软了,那层化不开的怨气也散了。从前躲着他的人,慢慢又愿意跟他坐下来说话 —— 没人再怕他炸毛,只觉得他眼里有了旁人的难处,话里有了温度。
小猫后来常说,真正的 “观自在”,从不是想怎样就怎样的痛快,是能在要炸毛时按住自己,在要责人时先问自己,在满心都是 “我” 时,能腾出地方装装 “别人”。这般修心,才真的像菩萨说的那样,自在不是求来的,而是观照内心,观出来的……
福薄多供养,拜佛求神,非为苛求万事顺遂,不容一丝缺憾——这既不现实,亦是一种执念。 真正的意义,在于寻得一份心境的指引,修得一颗包容之心,去允许一切发生。无论际遇如何,都能从中获得化解的智慧与力量。这,才是真正的福慧双修,再得以神明的冥冥指引,让所发生的问题,有解决的机会。

(五供祈福反馈)

福轩文化更多文章链接,避免和谐,欢迎关注宝庭专属网址:www.fuxuanwenhua.com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