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缘观音挂画藏 “大鬼”:警惕执念裹着的 “圣物”
发布时间:2025-11-12 分类:福主故事 浏览量:4

不知何时,我的背后早就被汗水泡湿。
我打电话给仔哥,汇报这些情况时,仔哥说道:“你以后还敢随便去外面结缘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吗?你知道那个大寺庙的临终关怀公益活动很出名吗?”
我点头表示了解。
“既然知道临终关怀很出名,那你又知道多少人抱着死了即是解脱来这里临终吗?我不否定大家的好心好意,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多面性,看你要从哪一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。往往越渴求解脱的人,最后终不得解脱,这类人因为寻得解脱的执念很深,最后反而还是最难解脱的。”
电话那头的仔哥叹了口气,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:“你以为那些藏在挂画里的‘大师’‘居士’是从哪来的?不少就是在那寺庙临终关怀过的修行人。他们生前抱着‘死在这里就能沾佛光、得解脱’的念头,把最后一口气都耗在‘求往生’上,连带着临终前攥着的佛珠、读过的经卷,都裹着这股子执念 —— 死后魂魄散不了,就附在寺庙流通的物件上,盼着借旁人的香火再‘助一把力’,结果反倒困在这执念里,连极乐的边都摸不着。”
我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,想起之前那些 “大鬼” 不肯走的模样,后背又冒了层冷汗:“那... 那寺庙的临终关怀,不也是积德行善吗?怎么反倒让他们更难解脱了?”

(所有五供祈福与供功德灯的福主,六福都会在神前依次咒灯祈福。)
“行善是真,但人心的执念最会钻空子。” 仔哥的语气沉了沉,“你想啊,有人一辈子苦修,临了却怕了轮回,把‘死在寺庙、沾到佛气’当成最后的‘救命稻草’,天天琢磨‘我能不能解脱’‘佛会不会来接我’,这心思一重,就把‘往生’变成了‘强求’。佛家常说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’,可他们偏要‘住’在‘解脱’的念头里,连临终都在计较‘有没有福报’,这哪是求解脱,分明是给自己套了层更紧的枷锁。”
他顿了顿,又道:“我之前去那寺庙办事,见过一个老居士,临终前攥着住持给的护身符,嘴里反复念‘我要去极乐、我要去极乐’,念到最后气息都弱了,眼睛还直勾勾盯着佛像。后来听说,他的魂魄愣是在寺庙周围绕了半个月,总觉得‘还没等到佛来接’,最后还是住持做了场法事,劝他‘放下期盼,方能自在’,才算慢慢散了。你说,这不是执念害的吗?”
我听得心头一震,想起田公之前说的 “极乐不在求”,突然明白过来:“您是说,他们把‘临终在寺庙’当成了‘解脱的捷径’,反倒忘了‘心净才是真净土’?”
“总算没白听田公的话。” 仔哥的语气缓了些,“那些搞临终关怀的义工,大多是好心,想让老人走得安心,可没几个人懂‘执念的厉害’。有时候一句‘在这里走就能解脱’,说者无心,听者却当了真,把‘地方’当成了‘依靠’,把‘形式’当成了‘根本’。就像你之前盲目结缘挂画,以为‘来自大庙就是圣物’,不也栽了跟头?”
我羞愧地低下头,之前的疏忽此刻想起来更后怕:“那... 以后再遇到这种结缘的物件,我可得更谨慎了,不光要清净,还得看看有没有藏着这类执念。”

“不光是物件,更要看看自己的心思。” 仔哥的声音带着点警醒,“你这次栽跟头,不也是因为‘觉得大庙的东西靠谱’,少了份‘查探清楚’的细心?修行路上,不光要防外界的邪祟,更要防自己的‘想当然’—— 别以为‘出自善处就是善物’,别以为‘抱着好心就不会错’,人心的执念、认知的盲区,比那些小鬼更难防。”
挂了电话,我又看向墙上的拂尘观音,菩萨 “扫除贪嗔痴慢疑” 的话在耳边响着。窗外的风刮过宝庭的香炉,烟丝袅袅向上,却没半点缠绕 —— 就像真正的解脱,从不是攥着什么、求着什么,而是像这烟一样,顺着本心,顺其自然,反倒能自在归处。
阿狗公这时走过来,手里捧着刚整理好的清净法器,小声问:“六福,以后这结缘的物件,咱们还敢接吗?”
我指了指观音挂画,轻声道:“敢接,但得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—— 这物件来路清不清?我有没有‘贪它圣物名头’的心思?接回来能不能守住清净心?要是有一个答不上来,再大的庙、再灵的物件,也不能碰。”
毕竟,这玄学路上,最该扫的,从来都是自己心里的执念尘埃啊。
福薄多供养,拜佛求神,非为苛求万事顺遂,不容一丝缺憾——这既不现实,亦是一种执念。 真正的意义,在于寻得一份心境的指引,修得一颗包容之心,去允许一切发生。无论际遇如何,都能从中获得化解的智慧与力量。这,才是真正的福慧双修,再得以神明的冥冥指引,让所发生的问题,有解决的机会。

(五供祈福反馈)

福轩文化更多文章链接,避免和谐,欢迎关注宝庭专属网址:www.fuxuanwenhua.com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