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滚天雷,霹雳一声,竟然把神像给劈成了两半!
发布时间:2025-08-17 分类:民俗游记 浏览量:7
在一座宁静的小村庄里,隐藏着一座古朴的小庙,它静静地伫立在广袤的田野之中。沿着一条蜿蜒的小径前行,两旁的杂草似乎从未有过生长的机会,人们的脚步早已将它们踏成了一条阳光灿烂的道路。当你站在小庙的庭院前,视野豁然开朗,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翠绿田野。稻花的香气随风飘来,麻雀在田间欢快地跳跃,蛙鸣声此起彼伏,共同奏响了海南四季如春的田园交响曲。
这座小巧的庙宇,面积仅十余平方米,却以其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四方信徒。四面墙壁上挂满了色彩斑斓的锦旗,每面旗帜都承载着信徒们虔诚的愿望。正如古语所说,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灵”,这座庙宇虽隐匿于荒凉之地,却始终洋溢着人间的烟火气息。地面被打扫得一尘不染,连蜘蛛也无处织网。墙壁早已被香火熏黑,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,更是他的传奇,从古至今,当你站在神位向外眺望时,远处那错落相加的小村庄及那一座深山,是他的疆土,亦是他的守护。
在这座古老的庙宇中,供奉着神秘的主神——万天都雷首邓天君。他的历史渊源无人知晓,但传说已流传了数代。老一辈的爷爷们回忆起童年时,就已听过这座庙宇的传奇故事。在那个农耕为主的年代,牛是家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。每当牛儿被山林中的精灵引诱走失,焦急的子孙便会来到庙前虔诚祈祷。令人惊奇的是,往往不到一天时间,走失的牛儿就会自行返回家中。 而在深山老林中狩猎的人们也有个习惯:出发前先到庙里上香祈福。他们既求捕获猎物以填饱肚子,也祈求平安无事。更神奇的是,每次祈福后上山狩猎,猎物似乎总是不请自来;而当浓雾弥漫、方向难辨时,总有小动物如兔子、狐狸等在前方引路。它们三步一回头地引领着猎人走出迷雾和森林的迷宫。 这些古老传说至今仍在当地流传,给这座庙宇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
深信万天雷首的庇护,人们心怀感激,将捕获的猎物作为对神恩的答谢。他们总是将猎物首先供奉给神明,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。
在那个医学尚不发达、药物稀缺的年代,人们面临的不是现代的繁华喧嚣,而是生存的严峻挑战。万天雷首拥有世代相传的僮身,每一代都精通医术,他们如同没有太多神秘色彩的时代中的明灯。与今日海南那种被网络评论戏称为“无凡人”的地方不同,这些老僮身不靠表演铁棍或唱大戏来吸引眼球,而是脚踏实地地为民众治病、抓药、勘察风水,甚至亲自上山采药。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民服务,不涉鬼神之事。在那个时代,万天雷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就如同父母一般,深受爱戴和尊敬。
随着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,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,互联网如同毛细血管般渗透到每一个角落。在这个生活水平飞速提升的时代背景下,许多昔日的神秘与奇迹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
传承依旧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,然而,许多事物已悄然变质。这并非因为世态的冷漠,而是人心的浮躁在作祟。
在二十世纪初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中华大地的生机。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飞跃的发展,靠着勤劳的双手,以及丰富大自然的馈赠,村里人狩猎以及加工种种农产品走向了外面的世界,瞬时间出现了不少万元户,在那个月薪几十元的年代,万元户是大富豪的象征。
衣锦还乡是每个人年少时的梦,这群年轻人,靠着青春的热血与激情,他们赚了不少钱后,心存感恩之情返乡,打算建设家乡,就从那座庙宇开始。
“我们村是十里八乡都闻名的万元户村!而且我们的神明一直显赫十方,我们要给他盖大大豪华的庙宇!以酬谢神恩!”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了起来,意见都很一致:“盖庙!盖大庙!”
那时万天雷首的僮身已经八十来岁,但他常年在乡村里服务于人民,积累了不小的威望。当他们去请示神明时,神明立刻阻止道:“时机未到,不可!大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,要先富带后富,谋求共同发展先!”
但没有一个人听得进去,甚至觉得神明在客气了,一直安抚道:“哎呀,没事的,首先要感谢神明的神恩浩荡,神明的庙宇更大了,才可以更好地庇佑我们啊!人多力量大,每人出一点钱也就足够了,祈请神明不必为我们担忧过多。”
万天雷首欲言又止,仿佛不可泄漏天机一般,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,只是再次强烈说明道:“听我话,千万不可盖庙!”
但人们早就被兴奋冲昏了头,哪里还听得进去啊!就如现在很多庙宇的理事一般,违逆着神明而行事,擅自去庙宇以及神明的主,当人稍微获得点成就与话语权时,往往欲比天公试比高。
大家继续讨论着,拿出了很多方案,但意见都不合,原本团结一心的村民,此刻拉帮结派了起来,谁都不愿服谁,此刻的盖庙,已经不是为了酬谢神恩,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那颗虚荣心。闷声发大财?那是不可能的,巴不得要全世界知道自己有钱。
八十岁的老僮身见状,一股莫名的委屈涌上了心头,他不忍心看村庄分裂,极力制止着大家,但此刻,一个穷酸老头的话谁又愿意多听?从古至今,一直都是钱做人胆大,有钱了说话的声音才能大起来,毕竟有底气。
在一次争吵中,大家吵得天翻地覆,吵得最后没话可吵了,只好放下狠话作罢:“合不来那就分庙!大家各自过各自的!”村庄分裂更加激烈,一个巴掌大的村庄,现在闹得分庙,甚至分家,这小村庄啊,供奉的还是一同姓祖宗呢!把八十岁的老僮身气得当场昏迷了过去。
过后没几天,老僮身便驾鹤西去,那一个月下起了大雨,整整一个月,仿佛想去浇灭人们心头的怒气,只为了消停一会。待雨停后,人们再到庙宇上香时,发现不知何时,滚滚天雷,霹雳一声,竟然把神像给劈成了两半——那是万天雷首邓天君啊!雷部诸将之首啊!谁人敢劈他的庙啊!
可惜那一个月的大雨了,并没有消停人们心中的怒火,此后没多久,小小的村庄里,分出了三个万天雷首的庙,各个金碧辉煌,谁也不愿意输给谁。
日子依旧过着,十年之后,原本是同姓手足的兄弟,抬头不见低头见,现在却如仇人一般,这还是世仇那种,连晚辈见面了都要抽手出来打上两拳,村里人越来越不团结,攀比着、仇恨着、嫉妒着。
发家致富其实并不难,打江山容易,难得往往是守江山。特别是现在村里人当下的心态,且不谈什么福报,就为人处世都理不清,道不明,落寞不是迟早的事,而是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腐败着。到了二十一世纪,万元户早就被时代冲淡了头顶的光辉,在全国各地百万千万的富豪如春笋一般,拔地而起,当初让人骄傲的万元户,现在沦落到了国家扶贫的对象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谁又说得准呢?又有什么可狂傲的呢?
自从老一辈万天雷首僮身过世后,再也没有出过一个万天雷首的僮身,信仰不在,香火也随之消散,连庙宇里都长满了杂草,谁还有空去拔啊!饭都吃不饱现在!别扯淡什么鬼神信仰!现在一进庙宇,不再让人豁然开朗,而如深闺怨妇一般,充满了怒气:“都怪这天雷滚滚,都怪这万天雷首,竟然狠心丢下我们不管,害我们到如今的地步!”
当朋友讲起这故事的时候,他也曾抱怨道:“世道不公啊!天道不公啊!明明乱世现在,神明反而不降身救世了!”如现在很多人一般,一边感慨抱怨这世道的不公,一边却又沉溺其中,还怨恨起了苍天无眼。
在一旁听的田老板心里早已心知肚明何因,这滚滚天雷,并不是天道的惩罚,而是万天雷首亲自劈的雷,亲自毁了自己的神像,既然信仰不存,留着一块破木头又有何用,神仙本应来无影,就要去也无,如祸福一般,祸福无门,为人自召,种何因,得何果,如现在各个庙宇,以及各个案坛一般,哪里还有几个正神所在,不过都是群魔乱舞罢了,为了取悦这世俗人们世俗眼光的欢心罢了,你来搭台我唱戏,台上台下同流合污,谁又说得了谁呢?
祸福由心而生,鬼神亦由人们一念而起,如发心起心不明不正,感召来的便是邪魔外道,这是天道的运行,因果的轮回。
我们不要将道德的枷锁强加于天意,或神明之上。我们应先自省,审视自己的行为与德行,问自己是否真正配得上天的恩赐。他人的善意不应成为我们作恶的垫脚石,更不是我们恶行的帮凶。
再退一万步来说,乱花渐欲迷人眼,在物欲横流的奶头乐快感中,笑贫不笑娼成了常态,人们过度放纵着自己的欲望,大众都在随波逐流,当你保持清醒时,反而被人当成了格格不入,淘汰淹没在人群中,再清醒又如何,叫得醒装睡的人吗?
就如现在年轻人烧着电子莲花灯抱怨:"神仙都不显灵了。"却看不见新庙金漆剥落后露出的,分明是当年被雷劈焦的旧木梁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