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里被吼 “只念《普门品》有用吗?”!我曾弃观音求 10 大神,走火入魔后才知:“贪多” 的人,连菩萨的护持都接不住

发布时间:2025-09-25 分类:福主故事 浏览量:6

八月初一那天,我们起得格外早。前一晚我压根没睡安稳,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到天明;天刚透出些微亮,实在没了睡意,索性起身往宝庭去,待在那儿发着怔,满脑子都在琢磨:“我该借哪些经典的回向加持,才能更妥帖地帮大家添福添禄呢?”

我望向桌上的祈福名单,上面记着各式各样的心愿:有为孩子求学业顺遂的,有盼着添丁求嗣的,有求禄位盼升职的,有愿事业顺遂的,还有为父母求延寿保安康的…… 这么多心愿堆在眼前,我不由得慌了神:要念多少部经典才够啊?又该选哪些经典才对呢?思来想去没个定论,我索性捧出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,一字一句念了起来,盼着能得菩萨指引。

其实在此之前,我已经坚持念诵《普门品》好些日子了。要讲起这段缘由,就不得不提我与观音菩萨之间的深厚渊源。

掰着手指头算一算,从当初对玄学一无所知,到如今渐渐入门,自 2018 年至今,已有八个年头。而最初的最初,观音菩萨便一直护持指引着我 —— 连续五年光景,每年年初,菩萨都会再三叮嘱:“你若有事,记得唤我,我必随声赴感。”

可我偏不这样做。就像陈奕迅在《红玫瑰》里唱的:“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,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。”

对其他神明,我未必能请得动;可请观世音菩萨于我而言,实在是再简单不过 —— 只要起心动念,菩萨便会应感而来,这份偏爱,格外珍贵。从前修持六字真言观音心咒,不过短短三个月,便踏入了全新的境界:外界传来的种种声响,到了耳中,都化作了 “唵嘛呢叭咪吽” 的咒音;有时甚至无需声响,咒音自会在心头流转 —— 不必刻意持念,那声音便自然而然地在心里不断回响,真正是无声胜有声。

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,往往不被人珍惜,我偏偏就犯了这毛病。刚有了点小成就,就开始得意忘形,转眼把观音菩萨抛到了脑后,转身在经坛上翻找起各种经书,心里的念头和很多人没两样:“看哪个大神厉害,哪个法脉威风,我就去修哪个,最好能找个‘全能神’!要那种无所不能的才好!”

单是随口数来,《金刚经》《地藏经》《雷经》《三官经》《度人经》《北斗经》《药师经》《玉皇经》这些,哪一部我都念够了上千遍。要说感应,几乎每部经都曾有过;可这些年兜兜转转下来,没从这份 “多” 里找到踏实,反倒一度陷进了痴迷 —— 没日没夜地念,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,简直像走火入魔似的。连岛哥都看不过去,忍不住严声警告:“你再这么疯着念,多念一个字我就抽你一棍!” 可这话也拦不住我,找的经品类目越来越杂,每天要完成的 “功课量” 也跟着堆得更高。到最后,连轴转的疲劳终于攒成了厌倦 —— 那些曾让我执着的经书,渐渐变成了沉甸甸的负担,每天要念的内容像座大山似的,沉沉压在心头,连翻开经卷的力气都快没了。

可心越不安,就越会自欺欺人,总想着 “或许是缘分还没到”,于是我又陷入了痛苦的挣扎 —— 在茫茫经书中,一遍遍寻找着所谓 “与我有缘的经典”,找那个 “能护持我的神明”。

至于观音菩萨?早就被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,抛到九霄云外去了。可这些年一路走来的坎坷里,每当到了关键时刻,甚至关系到我或是宝庭生死存亡的时刻,往往都是观音菩萨主动现身相助,次次都是他老人家默默为我兜底。于是每到年尾,菩萨总会嗔怪着问我:“你为何有事不请我?”

其实我心里比谁都清楚,观音菩萨大慈大悲,素来是千处祈求千处应,可偏生心里头存着点抵触 —— 以前总琢磨着:“观音菩萨瞧着就是护佑平安的,哪会管‘发财’这种俗事?” 后来的日子,倒真印证了这份想法。每次我诚心念诵菩萨名号,菩萨确实能保我诸事顺遂,手头那些缠人的难题,多半都能慢慢化解;可唯独 “发财” 这事,偏偏卡得死死的。靠着这份顺遂维持一家老小的糊口倒还够用,可要是想多赚上两块钱贴补家用,那真是比登天还难。

所以我向来是 “无事不登三宝殿”,不到真被逼到快脱一层皮的绝境,是绝不会主动去请观音菩萨的。

可今年不一样,大半年光景已悄悄过去。为了能让大家的心愿都顺利满愿,我上半年几乎一门心思扑在《玉皇经》上,日日持念,满心盼着玉皇满愿大天尊能垂怜,帮众人达成心愿。可坚持了半年,我那老毛病又犯了 —— 本盼着玉皇满愿大天尊能多帮大家达成 “求禄求财” 的心愿,可虽说念诵时能感受到些感应,反馈回来的心愿达成率却没达到心里预期,便又动了放弃持续持念的念头。

自己闷头琢磨了半天,倒忽然琢磨出个思路来:“观音菩萨本是教主级别,儒释道三教本就能互通。既然菩萨素来这般疼我,我何不把菩萨当作根基?先把这基础盘打牢了,再借着菩萨的护持去联结各路神仙,这不也能帮大家求愿吗?世上的法门千千万,若真要一部部、一个个去修行,这辈子的时间哪里够啊!”

其实这样的毛病,我几乎年年都会犯 —— 总在各路神明与经书间兜兜转转,折腾够了才发现,绕了一大圈,最后还是会回到观音菩萨身边。于是从今年下半年起,我终于安下心来,重新持念《普门品》,偶尔再搭配着其他经典一起诵念,倒也踏实。

就说八月初一那天,我刚持诵完《普门品》,心里的念头又忍不住多了起来:想着该把三官像请出来,再持诵《三官经》回向 —— 请天官赐福、地官赦罪、水官解厄,好为大家多添些实在的福禄。可转念又觉得不够,瞥见坛上供奉的赵公明元帅像,便又拿起经卷,持诵起赵帅的《禳灾集福妙经》与《财神经》,一一回向给众人。念完转身时,瞧见外庭的土地公神像,又琢磨着:土地公也是管一方福禄的大神,可不能漏了他,得再念一部《土地经》,请他老人家也加持保佑大家平安顺遂。

就这么忙忙碌碌折腾了一整天,我念过的经典不下十部,到最后实在撑不住了 —— 喉咙干得像要冒烟,连话都说不出,还发起了烧,直到现在都没好利索。可即便累成这样,心里却透着股踏实的欢喜,为确认这些回向能真正护佑大家,我还特意打卦,没想到一次性通过 —— 今儿这些大神可都请到了!肯定都实实在在赐下福禄了,这一天也算圆满了!最后迷迷糊糊的,我连饭都没力气吃,倒头就栽在床上睡了过去,连梦里都还想着那些未完成的回向。

在睡梦中,清晰地看到很多人忙忙碌碌走来走去,肩上扛着、手里拎着都是满满当当的供品,大家脸上洋溢着各式笑容,都是来五供还愿的,反馈好评连连,当初许下的心愿都如众人所意。

一句句好评顺着风飘进耳朵里,那些从前写在祈福名单上的心愿,竟真的都如众人所愿,一一实现了。我在梦里看着这热闹景象,心里暖得发烫,连嘴角都忍不住轻轻弯了起来。

突然,一道尖锐的声音打破了这份热闹与喜悦,直接指责我:“你为何只持念《普门品》!有用吗?” 心中的不安又开始泛起,是啊!只持念《普门品》有用吗?大家追求的种种心愿,不仅仅是要保平安,还有求财、求禄种种啊!这时,仔哥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,宽慰道:“没关系,你就写一篇文章,跟大家好好说下,为何只念《普门品》。” 听到大哥的话,我心里宽慰了很多,慢慢从梦中清醒过来。

隔天,我便去请示仔哥:“大哥,昨晚梦里你跟我说,人家的种种心愿,我只持念《普门品》有用吗?” 我渴望着仔哥给我一个定心丸,谁知他再三反问我:“对啊,你只持念《普门品》有用吗?你告诉我下?!”

我望向了仔哥那里悬挂的千手千眼观音像,想起了《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—— 这是大悲咒的原文出处,我也是今年才得知,在原文最后一段写道:“若为富饶,种种珍宝资具者,当于如意珠手。若为种种不安求安隐者,当于罥索手。若为腹中诸病,当于宝钵手。若为降伏一切魍魉鬼神者,当于宝剑手。若为降伏一切天魔神者,当于跋折罗手。若为摧伏一切怨敌者,当于金刚杵手。若为一切处怖畏不安者,当于施无畏手。若为眼闇无光明者,当于日精摩尼手。若为热毒病求清凉者,当于月精摩尼手。若为荣官益职者,当于宝弓手。若为诸善朋友早相逢者,当于宝箭手......”

近段时间以来,我都在日日持念大悲咒,每当念起观音菩萨,得菩萨加持,仿佛生出了千手千眼,不同的手代表了不同的能力。此刻,我对观音菩萨化百千万亿身、度百千万亿人的愿力,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,只是仍没法把这份感悟清晰地说透。

“大哥,我现在才算明白,观世音菩萨其实也是无所不能的。” 我大概捋了捋自己的想法,跟大哥汇报,“如今再专注念《普门品》,虽没刻意求‘发财’,却发现家里生计渐渐稳了,偶尔还会有意外的善缘补贴家用 —— 原来菩萨的护持从不是‘只保平安’,只是我从前对他了解太少、认知太浅,才生出了狭隘的看法,总觉得他‘只能保平安、不能管发财’,说到底,是我自己的想法限制了菩萨的功能,根本不是菩萨这不能、那不行。”

仔哥喝了一口椰子水,补充解释道:“你能想通这点就好。这世界上的法门千千万,看着门路多,到最后其实都要归到一处去。不只是观音菩萨,漫天神佛大多都能无所不能、满众生所愿 —— 他们现不同的化身、应身,不仅是因为‘分工不同’,更是为了对应不同人的缘分。有的人跟观音菩萨缘深,有的人跟玉皇大帝缘近,神明显化不同样子,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度化这些有缘分的人,哪是用‘职能’就能框住的?”

他顿了顿,缓缓说道:“倒是人总容易贪心不足,就像你之前那样,又想求平安,又想求发财,还想求事业,恨不得把所有神明的‘本事’都抓在手里。可你忘了,人的精力就这么多,能力也有限 —— 你把心思拆成十份用在十部经上,每部都只能学个皮毛;可你把心思聚在一处,专念一部《普门品》,反倒能念出真滋味,念到能通菩萨的慈悲心。”

“先专才能精,精了才能举一反三,最后才能把各种道理融会贯通。” 仔哥拿起茶盏,指尖敲了敲杯沿,“你之前念了那么多经,没一部念到心里去,倒把自己累得够呛;现在只守着《普门品》,这不是菩萨的功能多了,是你自己‘专’了,才能接得住菩萨的护持。”

我恍然大悟:从前总执着 “多经多神才是护持”,却忘了 “心不专则力不聚”;总误以为 “菩萨有局限”,实则是自己的认知困住了自己。原来念经和生活,从来都是 “专一处才能得真味”。

这份感悟,适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:学习中,专注才能学深,不贪多求全才能筑牢根基;工作中,专精才能立足,不东张西望才能做出实绩;兴趣中,深耕才能快乐,不浅尝辄止才能收获热爱;人际中,真心才能长久,不泛交应酬才能留住温暖;成长中,突破才能进阶,不自我设限才能看见更多可能。

生活从不是 “求多求全” 的游戏,而是 “聚焦核心、深耕一处” 的修行 —— 就像仔哥说的 “先专才能精,精了才能举一反三”,当我们放下 “贪多” 的执念,把精力聚在一处,自然能接住生活的馈赠,活出自在与踏实。

福轩文化更多文章链接,避免和谐,欢迎关注宝庭专属网址:www.fuxuanwenhua.com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福轩文化